团队简介
团队名称:“红土文华·古道新程”调研实践团队
团队成员:曾莹 苏靓言 姜佳钰 占丽胜 赵金凤
指导老师:史健桥
实践简介:7月4日至7月7日,湖北大学“红土文华·古道新程”实践团队(团队共5人,来自不同学院)前往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开展以“保护传承红色文化与非遗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调研实践活动。调研期间,团队成员通过历史学习、研究、采访与调研当代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现状,为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探求繁荣发展新路径。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见证了1927年8月1日那场震撼全国的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作为承载着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记录了新四军从成立到发展壮大,再到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历程。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与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细致地参观各展区,聆听专业讲解员的生动叙述,全面系统地学习了解两馆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头发是生命的象征,有血脉传承的意义。赣发绣以绣针为笔,以发丝为墨,是书画艺术的独特诠释和解读,也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它扬弃了传统赣绣的材质和技法,积极探寻生命本源性的艺术表达。2010年南昌赣发绣技艺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赣绣品牌首例。在万寿宫非遗匠心馆与中国赣发绣非遗展示中心,我们了解到了赣发绣的起源发展及其代表的家文化意义。但由于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机绣、线绣大量充斥市场,使发绣市场受到极大冲击,其他的民间刺绣如赣派陶氏绣也如此,传播范围和影响范围都很有限。
2.调查红色文化与非遗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代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该馆在藏品管理与保护、展览策划与设计、教育与公众服务、数字技术应用、营销与公众关系、研究与出版、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展现出的宝贵特质和成功实践,为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特别是在数字技术应用上,该馆不仅在官方网页中设置了藏品展示系统供游客在线上了解纪念馆的馆藏,还打造了APP自助平台,以卡通导游、中英文配音自助导览的形式,展示纪念馆最新动态信息、文物精品、展览内容、主题活动等,呈现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并引进电子触摸留言台,观众可以通过自主拍照、触摸手写留言的方式写下参观感受。除服务外,该馆在展览形式上也灵活运用了数字化技术。纪念馆在书籍静态化的基础上,结合有声读物,搜集、整理解说词、背景音乐,全力打造视听结合的点读画册,使游客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八一"文化。
同时,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赣派陶氏绣非遗传承人陶丽华老师,了解民间刺绣传承发展现状,以下为采访节选部分:
Q:刺绣艺术在当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利用现代工具(如互联网)克服这些挑战?或者如何利用现代工具促进该刺绣艺术的传承?
A:刺绣艺术在当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缺乏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为了克服这一挑战并利用现代工具促进传承,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提高刺绣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与时尚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将刺绣元素融入现代服饰和配饰中,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三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和交流互动,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能够学习到刺绣技艺。
最后,针对红色文化与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现状,我们还对不同年龄阶段发放了相关调查问卷并对志愿小讲解员、初中生游客、高中毕业生游客、大学生游客做了相关采访。
3.总结调研结果,助推文化繁荣
结合公众意见以及调查得出的有益借鉴,团队总结撰写了调研报告,从文化的教育和公众服务功能、展览策划与设计、时代新技术的应用、大众对文化的了解、宣传与创新、政府作用等方面力求为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合理建议。同时,团队预将该次实践过程制作成MV,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结束语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走访过一些红色文化纪念馆、非遗展示馆,在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所震撼的同时,也被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者所折服。
除却保护传承,亦有创新发展。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免费开放让更多的人走进场馆感受红色文化;非遗传承人陶丽华老师的多平台宣传与开班教学让赣派陶氏绣为更多人所知晓;现代科技的融入,网络媒体的运用以及与旅游业的结合让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蓬勃生机活力。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赓续红色革命精神,并将其融入现代发展之中。从多维度审视社会发展与变迁,理解文化保护、历史传承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案!